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得以延续数千年长盛不衰,是源自于中国古人对家庭教育的重视。古人在孩子幼时即以身行言教将伦理、道德、因果和圣贤理念灌输给他们,使其涵养熏陶于童蒙之时,终身不改其志。中国古代的家规、家训更是蔚为大观,流传久远,培养出无数的圣贤君子和栋梁之材。
传统的家规从言行开始。自小,长辈就会教育孩子“坐要有坐相,站要有站相”;餐桌上的规矩;待人接物的礼仪等等,如果“屡教不改,就会家法伺候”。
2013年中国一项调查显示,有六成小学生不懂得文明礼仪,无论在学校还是公共场所,学生所表现出没有礼貌的言行引起社会的担忧。更有网民大声疾呼要注意教育学生文明礼仪。
新年期间,亲戚朋友之间串门拜年,也发现许多孩子不懂得礼仪。网上一篇《这些中国老家规不能不懂!这就是教养》的文章引来众多网民的认同。叹老祖宗的礼仪都失传了,这些家规很少年轻人知道。这篇网文列出30条老家规:
- 不许吧嗒嘴儿;
- 不许叉着腿儿;
- 不许斜楞眼儿;
- 不许罗着锅儿;
- 不许不称长辈为您;
- 不许掳袖管儿;
- 不许挽裤腿儿;
- 不许搅菜碟儿;
- 不许筷插碗儿;
- 不许嘬牙花儿;
- 不许抖落腿儿;
- 不许不叫尊称或名字就说话儿;
- 不许当众喳呼;
- 不许说瞎话儿;
- 夹菜不过盘中线;
- 不许吃饭咬着筷子;
- 不许壶嘴对着人;
- 吃菜不许满盘子乱挑,只能夹眼前的;
- 吃饭前要礼貌性的招呼长辈,长辈坐下说吃饭才能吃;
- 作客时,主人动筷子客人才能动;
- 不许拿筷子、杓子敲碗;
- 不许反着手给人倒水或倒酒;
- 吃饭不能唏哩呼噜出声;
- 不许压人肩膀;
- 倒茶不能倒满;
- 做客不能坐人家的床;
- 做客不许进没有人的房间;
- 站不倚门、话不高声;
- 回家要跟长辈打招呼;
- 出门要说一声。
如今,这些老规矩,懂的人是越来越少。老规矩,是礼仪,也是教养的表现,每个细微的肢体语言都是向周边的人泄露着其人的家教和人品。
北京的郭女士回忆道:“记得小时候,爷爷对我们管教很严,总是不厌其烦地告诉我们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如果在餐桌上没坐直,会被爷爷纠正;如果用筷子乱扒拉菜,就会被打手;见到长辈如果没有问好,也会被训斥??从小养成的好习惯、礼仪、言行到现在都不会忘记。”
古代家规家训
家规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家规家训发展了几千年,说明它的存在对于家庭和社会确实具有重要意义。康熙皇帝的《庭训格言》、三国时期诸葛亮的《诫子书》、南北朝时期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北宋司马光的《家范》、南宋学者袁采的《袁氏世范》、南宋大儒朱熹撰《朱熹家训》、清初朱柏庐所作《朱子家训》等都是一种家族自治的规范,对于后代教育、家庭伦理、家族事务、自身修养、为人处事、兴家立业、报效国家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家规、家训最早起源于西周的周公。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周公被尊为“元圣”和儒学先驱。
周公在辅佐周武王的儿子周成王时,身体力行、勤勉从政,同时还谆谆教诲侄子成王、儿子伯禽必须养成勤政爱民、谦恭自律、礼待贤才的作风。周公教诫子侄有《戒子伯禽》和《戒侄成王》二部家训传世,这两部家训合称为《姬旦家训》。
《姬旦家训》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是中国第一本成文家训,首开中国古代仕宦家训之先河。把训诫子侄提到“王家”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曹操在其名篇《短歌行》里,赞扬“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理政治国风范。
周成王曾与小弟一起站在树下,他拿了一片桐叶给小弟说:“我封你。”周公听见了,便拜见成王说:“大王封弟,甚善。”成王说:“我不过是与他开个玩笑而已。”
周公严肃地说:“人主无过举,不当有戏言,言之必行之。”意思是,君王的言行举止不应有过失,不应有开玩笑的话,说过的话一定要做到。于是,成王封小弟为应侯。这件事使成王没齿难忘,直到老死都“不敢有戏言,言必行之”。这就是著名的典故“桐叶封弟”。
孩子幼时言行影响一生
“礼”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规范华夏民族言行举止方面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进入二十一世纪,虽然不再有古人那么多礼节,但是优秀的传统文化仍应发扬光大。作为父母,需重视孩子礼仪的培养。
儿时的言行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最有名的例子莫过于《孟母三迁》,孟子最终能成为战国著名的儒家代表人物,与其小时候母亲的教育有很大关系。正是因为孟母知道孩子自小如果言行不端,行为举止不符合礼仪,长大就无法成为知书达礼的君子,因此三次搬家。
《三字经》中有“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之句,说的是“孟母三迁”,以及“孟母断织”的典故。
孟母为了教育孟子,曾经搬了三次家。孟家原住在坟地附近,耳濡目染之下,孟子常和同伴玩筑墓和祭墓的游戏,孟母认为这样不好,就搬家了;新家的旁边是屠宰场,模仿力强的孟子又玩起杀猪的游戏,孟母觉得这样的环境也不妥,又搬家了;最后搬到太庙旁,孟子便跟着进出的文官依样学起礼仪,孟母见了非常高兴,这才定居下来。这就是被广为传颂的“孟母三迁”。
另一典故是“孟母断织”。有一天,年少的孟子上学回来,孟母正在纺纱织布,便问他:“学得很好了吧?”孟子回答:“还是像原来那样。”孟母一听,马上用剪刀剪断织布机上正在织的布。孟子惶恐的询问原因。
孟母说:“你荒废学业,就像我剪断织布机上的布一样。君子学习是为了树立名誉,向人请教是为了增广知识。有了学问,平常闲居时就能安静平和,行动就能远离祸害。现在你荒废学业,将来不免要成为仆役,难于避开祸害。这和织布养活自己没什么不同,如果织布半途而废,岂能让家人长年穿暖吃饱不缺乏粮食呢?女人若舍弃衣食技艺,男人若怠惰修持品德,不沦落为盗贼,那么就将沦为奴隶了。”
孟子听完母亲的话,心生警惕,早晚勤奋向学,受业于子思的门人,最后成为名扬天下的大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