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被称为“众经之首,大道之源”,是中国古文化的源头活水。而“风水”恰是《周易》的一部分。《周易》中包罗万象,包括相、数、理、占,理就代表风水和地理状况,但以风水来论,就是地理文化用科学难以解释的学问。
《周易》包括《易经》与《易传》。《易经》相传为伏羲氏所作。伏羲氏,是我国远古时代的部落首领。传说他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及人与万物而作八卦。八卦为乾、坤、坎、离、巽、震、艮、兑,分别代表天、地、水、火、风、雷、山、泽八种自然现象,即用八种自然现象来概括宇宙万物。
《易经》的兴盛则是殷周之际。《周易·系辞下》中说:“《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当文王与纣之事邪?”司马迁依据这一说法,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文王拘,而演《周易》。”在《史记·日者列传》中又说:“自伏羲氏作八卦。周文王演三百八十四爻,而天下治。”《易经》由符号系统与文字系统两部分组成。符号系统包括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称之为卦爻象。还有对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的文字解释,称之为卦路,爻辞。
《易传》是对《易经》的阐释,《易传》相传为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所著。《庄子.天下篇》中说:“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丘即孔丘,孔子名丘。《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汉书·艺文志》中说:“孔氏为之《彖》、《象》、《系辞》、《文言》之属十篇。”颜师古《注》中说:“伏牺氏为上古,文王为中古,孔子为下古。”据此可知,《周易》是由三代圣人所完成的一部经典,我国第一部经典,是中华文化的源头活水。《周易》不仅在我国历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还被现代西方人士称为与《吠陀经》、《圣经》并列的三大经典。
《周易》最早创立了“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周易》的“天人合一”宇宙观是我国古代风水学的哲学依据。我国古代风水选择人居环境就是遵循“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达到天、地与人的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