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名,是指运用各种方法将人或物指定一个便于识别区分的名称,凡人必要取名,取名必分姓与名,姓名既是人的符号,又是人们彼此相区别相联系的一个记号,自古以来,人们对自己姓名十分珍视,我国的姓与名,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才发展到了今天人们所惯用的姓名。作为一个符号的姓与名,虽然不能决定人的命运,但它却一直带有时代的信息,留下了家族血统的烙印,凝聚着父母对孩子的深情厚意和殷切期望,它对人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名字是家庭教育的起步,是父母对孩子人生前景灌注着人生信念的名字,将规范、作用和影响着人的一生。
历史的原因,人们对于女性名誉和形象的要求比男性更为苛刻,由好到坏只要一秒,由坏到好,需要几年甚至一生,所以父母们在给女儿取名字的时候,格外需要谨慎。有四个字,取名时请慎用。
1.“渝”字有“由白变黑”的意思
渝这个字太消极。台湾有一女星叫“钱柏渝”,钱小姐原艺名柏妍安,我猜是出自江湖术士手笔, “柏”字 “木中茂卯兔、猪兔带叁合” 。“柏”是一种树。“渝”意思是违背。例如忠贞不渝,生死不渝。《说文》也将“渝”解为“变污也”,即由白变黑,引伸由好变坏。“柏渝”引伸为渐渐坏死的木头。
单一个“渝”字很难用。渝是由白变黑,谁希望自己儿子入黑社会?
2.“茵”字如地毯让人踩
一些字,表面意义优美,但再看、细嚼却有问题。
茵出自成语 “绿草如茵”。意思是绿油油的草好像“地毯”。“茵”就是“地毯”。“茵”,五行属木,虽然你小朋友用神是“木”,但当你收到改名师傅的名字时,自己要细想这些“名字”的深层意义,不要把你的小朋友配上“茵”字,不要让她做“地毯”般被人践踏。
其实,很多玄学师传都是中学程度,家长要自己做好“把关工作”。
3.“婥”字有妇女病的含义
婥约 - 姿态柔美。这是一个“僻”字,我女儿就有一位叫“婥约”的同学。有一次开家长聚会,我与“婥约”爸爸谈到改名趣事,我问他为什么要用“婥约”而弃用相对普遍的“绰约”。答案是他希望他女儿名字比较特别,所以故意去“查字典”,他还说“康熙字典”够权威,把“婥约”解作“美貌”。我跟他说:“婥约”有深层意义,代表柔弱、病态。古时有些朝代把女性柔弱尊称为“美”。(当读作nao四声的时候)“说文解字”和“辞海”都把“婥”解作“妇女病”。你愿意你的千金有“妇女病”吗?
很多家长为婴儿改名都会自己查字典,但奉劝各位要多翻几本,特别是要看不同朝代的作品。因同一个字,在不同年代,有不同解释。
4.“轩”字用起来讲究多
“轩”有叁种意义。
1)轩,古代一种有围棚或帷幕的车,例如轩驾(帝王的车驾)。以“车”为名,“意头”不好 - 被人驾驭。有一混血模特儿Tom Price,中文叫“白梓轩”,生於香港。梓为一种落叶乔木,泛指木。梓匠,即古代“木工”。梓轩的意思是“木头车”。我不知白先生八字,猜他要取“木”为用神。虽然如此,但叫自己为“白色木头车”,总有点问题
2)轩为有窗的长廊或小屋。“轩”带有优雅、舒适的感觉。若你想为你酒楼命名为xx轩。请三思,除非你不希望把生意做大。因“轩”指小屋。
3)轩亦非百分之百消极。轩亦为帝皇之曜,如轩辕星。要配搭得宜才可用。如“昊轩”,出自宋朝王禹称《为宰相上尊号表》:“岂可执劳谦之小节,废立极之大名,居轩昊之至尊,慕巢由之独行,此臣等之所未諭也。
用一个字来代表2018年,你会用什么字?
乱!
乱象丛生!群魔乱舞!
“庙”和“宇”字,代表着什么?
汉字真的是博广精深。
从“庙”和“宇”的源流演变,即可窥见一斑。
先说“庙”。
目前,殷商的甲骨文中尚未发现或释读有“庙”字——注意,只是还未发现或释读。
西周的籀书,或称大篆,已有“庙”字。见下图:
到了东周列国,秦篆,后称小篆,里面“庙”的写法,反而繁化了。见下图:
许慎在《说文解字》里,对“廟”的解释是:“尊先祖皃也。从广,朝声。”并说明古文籀书写为“庿”。
“皃(maò),颂仪也”。指的是祭祀先祖的仪式。清代段玉裁,对此做了具体解释——“尊其先祖,而以是仪皃之”——尊仰祖先,于是以庄重礼仪祭祀他们。
“皃”,其实就是“貌”。“仪貌”、“礼貌”的说法,皆由此而来。
“廟”字从“广”(yǎn)。《说文》解释说:“因厂为屋也。从厂(yǎn)”。厂是山石之厓(yá)。“广”是象形字,像厓上有屋。后来造出来的很多与房屋建筑有关的字,以“广”为偏旁。
对小篆为何把籀书“庿”改成了“廟”,段玉裁做了解读。他说:“朝”还是依“苗”音。把“苗”换成“朝”,是因为庙里祭祀的,都是朝廷的先人。这种改动,是汉字中的“会意”。
这就涉及到“廟”的“功能”了。段玉裁说,宗廟只是祭祀祖先,“凡神不为廟也。为神立廟者,始三代以后”。
三代,说的是夏商周,这是古代认为的“圣明时期”。这三代,不为神鬼立廟。当时的中国,确也还没有宗教。佛教传入,大约在汉明帝时期(公元67年前后),当时叫浮屠教。西汉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陕西咸阳道士茅盈及其弟茅固、茅衷创立了最早的道教学派——茅山道派。但影响很小。直到东汉末年,也就是300年后,道教才真正兴起。
汉以后,各种拜神的庙宇才在中国兴起。
所以,在秦汉之前,“庙堂之高”,非朝廷莫属。
这里要插入几句。国外认为,中国人不信神——不信他们的神,所以没有信仰。这个说法不对。自氏族社会起,中国就极为重视祭奠祖先,信仰祖先。这是与“祭天”合二为一的。
许慎在《说文》里对“帝”的解释是:“王天下之号也”。“王(wàng)是动词,“掌管”的意思。这就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宗法特点。谁能够“王天下”,不单只靠武力,更因为其祖先与“天”是合一的。因此,祭祖就是祭天,反之亦然。
远古的祭祀活动,称为“帝”,主持祭祀活动的部族首领也称为“帝”。这是黄帝、帝喾、颛顼、帝尧、帝舜这“五帝”名号的由来。
许慎在《说文》里,对“宗”的解释是:“尊祖庙也”。氏族社会之后是奴隶社会,祖庙叫“宗”。王是宗庙的主祭人,所以王也称宗。殷代,即已有了“高宗”、“太宗”、“中宗”等称谓。以后历代帝王,都以“宗”而称之,如唐太宗、宋高宗等等。
(孔庙)
再翻回来说庙。
前面说到甲骨文中尚未发现“庙”字。据《周礼》记载,夏商的确不称“庙”。“天子”的宗庙,夏朝称为“世室”;殷商称为“重屋”。周称为“明堂”,但也称为太庙了。《论语·八佾》记载:“子入太庙,每事问。”孔老夫子也生怕在太庙中有什么不得体之举。
到了周朝,不是只有天子才能享配“太庙”了。周武王的弟弟周公,可能因为功劳太大,同样享有自己的太庙。其他的诸侯们,都可以立庙,只不过大小和名称有别。《公羊传》说:“周公称大(太)庙, 鲁公称世室,羣公称宫”。《礼记》说:“天子七庙,卿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
汉代以后,逐渐有了民间的神衹庙。刘邦在长安兴建了城隍庙。各地逐渐有了土地庙、河神庙、龙王庙、山神庙、妈祖庙等等等等。还有了姜女庙、屈原庙、武侯庙、岳王庙等等等等。孔庙,或文庙,供奉“大成至圣先师”孔子,规格远远高于其他民间庙宇。关帝庙,供奉“武圣关公”,理论上规格与孔夫子“平级”。
再说“宇”。
甲骨文中已有“宇”字。写法如下:
《说文》说:“宇,屋边也。从宀(mián),于声”。“宀”,古屋之象形。
籀书及小篆“宇”字写如下:
“宇”的原意为屋边或屋檐。诗经曰:“七月在野,八月在宇”。是为此意。
段玉裁进一步解释说,“宇”还有三个引申义。
第一,引申以卑下称尊上。《左传》里有“在君之宇下”的说法。后来俗语“在人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大概来源于此。
第二,引申为“边界”或“边际”。还是《左传》里说:“失其守宇”——丢掉了把守的边界。
第三,引申为大。《文子》及《三苍》云:“上下四方谓之宇。往古来今谓之宙”。
这是早期“宇”的含义。
后来,“宇”被人们用来和“屋”组词。《后汉书》里有了“葺理屋宇”的用词。至晚在隋,“庙宇”一词出现在诗中。“庙宇”就是“庙”。“宇”在这里和“屋宇”用法相同,没有特别含义。
至于“器宇轩昂”、“眉宇之间”等等,就又是明清以后的引申了。
风水学到底是什么?
你的邀请是我的荣幸!中国风水学是以阴阳五行理论为依据,是以得水为核心,以藏风聚气为条件,水是魂,藏是魄,魂魄并用,阴鬼化阳神。天人合一是寻求环境与人类生息相适应的最隹要点及合理布局的综合评价系统。六月飞雪与夜半歌声都是反常的表现。龙、穴、砂、水、向、法、课是风水的根源,天时、地利、人和是风水的原则。堪者、天之气,舆者、地之气,古人云:“天光下临,地德常载,”两这不可偏废,只懂堪、未知舆,又或只知舆、未懂堪者,非风水也!风水的最简单答案是:“抓住生气而运用之,就是风水”。
用一个字来代表明朝,你会用哪个词?为什么?
如果非得只能用一个字的话,我想我会用“烈”字。看历史都说得先有史料后有观点,也就是说不能有主观情绪,否则会让研究变得偏激。但题主要求只能用一个字,也就只好主观一些了。
所以用一个烈字是因为老朽印象中明朝是个不会妥协的王朝。这是一个不愿意废话,打了再说的王朝,打得过要打,打不过还打,皇帝被抓了也打,京师被围了继续打。总之是个不打不跟人谈的王朝。所以我可以很理解崇祯宁可自杀也不逃跑的行为,景泰皇帝已经立好标杆,他怎么跑?
不止皇帝如此,大臣也是如此,明朝的很多大臣都是倔驴属性。反正只要觉得不对就硬刚,管你是皇帝还是亲王,先骂了再说,骂的不过瘾再动手打,锦衣卫都使马顺被一群文臣活活打死在朝堂之上。敢骂皇帝家家皆净的海瑞;“椒山自有胆,何必蚺蛇哉”的杨继盛;“刀砍东风,于我何有哉”的杨涟,都是铁骨铮铮,宁折不弯的烈性男儿。
而且明朝也正是因为这个不妥协的烈字而灭亡的,君臣之间不妥协,让君臣离心;臣工之间不妥协,让党争不断;对外的不妥协,让疲兵久战,最后终于社稷崩颓,再不可挽回。
在老朽看来,明朝因烈而兴,败友谅大军于鄱阳,驱蒙元悍旅于漠北;又因烈而亡,自毁朝局于内,丧师失地与外。一个烈字评价明朝足矣。
公交车K字代表什么意思?
我是百度长春公交吧吧主,很高兴来解答这个问题。其实并不是所有城市公交都有字母K,只有部分城市带有K,而它必然也代表着特殊的线路性质。字母K在各地公交系统里面有着不同的含义,在国内的公交分为两类:
1.空调车,是“空”汉语拼音的首字母。济南、潍坊、西安、泰安、杭州等地的K字头公交都是空调车线路,而这对于一些城市来说不仅仅是区别于空调,空调车还意味着票价2元,比普通非空调公交车票价高。
2.快车,是“快”汉语拼音首字母,这与铁路一样。这样的线路可能是独立的站距较长的长距离线路,或者是直达快车,也有的是在常规线路前加“K”,代表的是伴线的大站快车或区间车。比如南京K字头公交基本都是直达车,大站快车却是D字头,而在太原和深圳,K字头表示只停大站快车。
有个很有意思的城市,在宜昌公交中的“K”被同时赋予了这两种含义,字母K在线路编码前代表快车,字母K在线路编码后表示是空调车,比如K17就是17路快车,而68K是68路空调车。
在长春,K字头的公交线路已经少见了,曾经代表大站快车的K221,K362等等如今都另更改线路编号了,而当年长春还有T362路特快车。近两年又重新启用了字母K,比如2路的车轮厂区间车302路被改为K2路,之前229路中研院区间车也曾叫过K229,现在又改为229区间车了,而259路走长春大街的支线曾叫K259,还是比较混乱的……像K2只是2路的车轮厂区间车,其他站点设置完全相同,也并没有快起来,这个K还真比较尴尬……而像321路这种大站车真的很快,我认为如果恢复K221更加规范,可以让人直观地看明白这就是221路的快车。
万用表m中文代表什么字?
万用表刻度盘上的“m”有两种写法,一种是小写的“m”,如果“m”在电流档“A”的范围内出现,就表示“mA”,读作“毫安”,在这里代表的是电流的单位,常用的电流单位有“uA”,读作“微安”,“mA”和“A”读作“安”。它们之间的关系是1000uA=1mA,1000mA=1A。要是“m”在电压档“V”的范围内出现,就表示“mV”,读作“毫伏”在这里又代表成电压的单位了,万用表刻度盘上常出现的电压单位有“V”,读作“伏”和“mV”,也有部分表上有“KV”,读作“千伏”,这个电压单位。它们之间的关系是1000mV=1V,1000V=1KV。
另一种是大写的“M”,它一般只在电阻档“欧姆”的范围内出现(不好意思,欧姆的表示符号不会打了,用文字表示)“M”和“欧姆”组成“M欧姆”读作“兆欧姆”,表示的是电阻的单位。电阻单位的之间关系是1000欧姆=1K欧姆,1000K欧姆=1M欧姆。
甲骨文“中”字上四条柔美的飘带代表什么?
其他人认为是吹毛求疵,我倒认为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
甲骨文的「中」字有三种字形。
有一种是没有「口」形笔画的,有一种是没有飘带笔的的,
有的学者如于省吾、罗振玉,认为没有飘带的的「中」和有「飘带」的「中」不是一个字。
一般没有飘带的「中」在甲骨文、金文中多表示「伯中(仲)」意义。郭沫若认为这个「中」像「箭矢中靶」之形。
这个说法对不对,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暂且不论。
甲、金文中表示「中心、中间、中央」多用「有飘带的『中』 」,所以,这里讨论的是第1、2种字形,不讨论第三种字形。
----------------------------------------------
「中」字上四条弯曲的横划,肯定是表示飘带或旗帜,这一点可以比较肯定,是多方都承认的前提。
但是,「飘带」是做什么用的,却有不同意见,大致有以下几种说法:
罗振玉说这是军队旗帜。这也是最常见的一种说法。
唐兰认为是上古氏族社会的徽旗,图腾制度的遗留,旗帜用来召集民众。
姜亮夫认为是上古时代的「立旗为表,以度日晷」:用来测日影和时间一类的简单仪器,「口」形表示影子长度,最短的时候就是中午,故有「中间、中心」之意。温少锋亦持此说。
黄德宽和裘锡圭认为是殷人的测风仪,「飘带」为「綄」。黄德宽认为中间的「口」形指四方来凤。
田树生和胡念耕认为是古代的建鼓,上有飘带旗帜。
以上诸说引自:
- 古文字诂林,册1,页322
- 甲骨文字詁林,册4,页2932
我个人比较倾向田树生的【建鼓说】和黄德宽的【测风仪说】,同时对黄德宽先生的说法做一点小修正,下面就谈一谈我的理由。
--------------------------------------------------------------
先说黄德宽先生的【测风仪说】
为什么「中」字是测风工具呢?
第一,因为甲骨卜辞中有记载,殷人很多时候「立中」,都与「风」有关。
「立中」在卜辞中是比较常见的词汇,如:
《甲骨文合集7369》意思是:「丙子日这一天,立起『中』 ,无风」
那个是贞辞,这个卜辞可能是验辞:翌日丙子立中,无风。果然无风,易日
还有《合集7373》也有「立中」:
《合集7368》占卜「王勿立中」,「勿」是「不要从事某事」,意思是「王不要立中测风」
这几片编号相邻的甲骨文原来是一块,属于一期卜辞,是商人测风占卜。
第二,殷商时代有所谓的风神崇拜,商人对风的方向和大小是非常敏感的,肯定有测风工具。
比如「四方风」记事甲骨就是反应商人的风神崇拜:
释文:
- 东方曰析,风曰协;
- 南方曰夹,风曰微;
- 西方曰夷,风曰彝;
- 北方曰宛,风曰役
正如《商代史》的论述:殷人视「风」是上帝的使者:
商人对风的方向、大小非常注重:
有时候刮大风,殷人非常害怕,要举行「宁风之祭」:
引自,《商代史》,卷8,页69-72
综上之所述,商人尚鬼神,对崇拜风神的殷人来说,测定风的方向和大小是很重要的事情,「中」很有可能是商人用来测风向和大小的测风仪,用来度量鬼神的旨意。
那么,从卜辞「中」的用法,和商人的「风神信仰」来看,「中」全字极有可能是殷人的一种测风工具之象形:
「飘带」是用来测风向的,中间的「圆形」是测量风大小的「风袋」,如下图所示:
一直木杆,中间的「口」是「风袋」,木杆上下有几条飘带,如果你注意观察,「飘带」全部朝一个方向飘扬。
「中」是高频字,在卜辞中起码有几千上万例,但没有一个字的飘带不是朝一个方向的。我所见到反例:只有一个金文的「中」字。
这说明强调飘带在风中,只有在风中吹,才朝一个方向飘。
甲骨文是刀刻文字,很难写弧线,所以在甲骨文中圆形的风袋写成方形,黄德宽理解成「四方」肯定有问题,因为在金文中,都是圆形或椭圆形:
金文:甲骨文:
测风以测点为中心,当然能表示「中心」之义,所以,引申表示「中心、中间、中正」等意义。
-------------------------------------------------------
再来谈田树生【建鼓说】
此说有两个理由:
第一,【建鼓】外形与「中」字象形吻合,而且「建鼓」是古代君主召集士兵、打仗、发号施令的乐器。
河南省汲且山彪镇战国墓地出土的《水陆攻战纹鉴》和《宴乐狩猎水陆攻战纹壶》上面战争场面中用的的【建鼓】跟「中」字很像:
《水陆攻战纹鉴》中的建鼓:
放大跟「中」字做比较:
《宴乐狩猎水陆攻战纹壶》中的【建鼓】:
曾侯乙墓其实出土过【建鼓】的一个底座,鼓都烂了,只有底座,青铜底座像古罗马的美杜莎塑像,由很多条小龙构成,这就是比较艺术化了,肯定不是实用器,而 彰显曾侯乙大哥拥有指挥千军万马的权力。
---------------------------------------
所以,甲骨文上「中」字的飘带到底是什么,目前也是多说并存。
台湾学者季旭申甚至认为「中」字是多用途的东西:「建鼓、测风、测影、旗帜」等等,把所有学者的解释融合到了一起:
引自:说文新证,福建人民出版社,页59
我个人比较倾向【测风仪说】,因为有卜辞这样的一手文献可以支持这种说法。
海鸥120相机4型编号代表什么?
最早是4型,后分出4A和4B,4A是摇把过片,一卷120胶卷只能拍12张,4B可以选择拍12或16张,旋钮过片,看背后对应红窗的数字,4B又延伸出4B-1,配上附件可以使用135胶卷拍36张。
转载请注明出处悦翼世祥风水网 » 风水之禁忌:给孩子取名,这四个字千万不要用!